記者聯系到了該消息的發布者劉峰。他告訴記者,他是從村中的一位村民那里得到影壁墻牡丹磚雕被盜消息的。
“7月3日下午,李梅花村的一村民給我發來兩張關于磚雕牡丹影壁墻的照片。其中一張圖片上的影壁墻已被鑿空,中間的正方形牡丹磚雕消失不見,剩下外圍一圈殘缺不全的磚雕,地面上還散落著一堆被砸壞的磚頭。”劉峰心痛地說。
記者了解到,該處被盜的牡丹磚雕影壁墻位于李梅花村李家大院的第36號院。該院一進門就有一面長2米,高1.8米的影壁,青石基座,藍磚墻體。中間就是一正方形邊長為1米的精美牡丹花朵磚雕,四個角各有一只展翅飛翔的蝴蝶環繞。無論從雕工精巧的磚雕藝術,還是專業的藝術鑒賞,都堪稱一絕。
梅花村黨支部書記李志軍證實了這一消息。李志軍告訴記者,除此之外,村中還丟失了幾扇門樓。他們已于昨日到當地派出所報案。
雕刻精美有較高研究價值
“‘李家大院’已有160年的歷史,是典型的北方建筑,集木雕、石雕、磚雕等多種傳統工藝,極富歷史文化、民俗研究、建筑藝術價值,是北方眾多古民居之縮影。”據來自市社科文史專家、市中青年理論家、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秘書長李振旭評測,被盜走的磚雕牡丹影壁墻為李梅花,乃至邢臺村落古民居中少有的巨型磚雕。
“當地居民特別注重建筑質量和裝飾,每間古民居建筑上都有飛檐、斗拱、垂柱等細致精巧的建筑工藝。尤其是影壁,常見蓮花、牡丹和祥鳥瑞獸等磚雕圖案,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祈愿。”李振旭介紹,牡丹磚雕影壁被盜實屬可惜,他們在研究明末清初時期影壁裝飾風格上,失去了一塊重要的參照物。
古民居建筑保護迫在眉睫
邢臺市古村落數量眾多,它們歷經歲月滄桑,有些自然風貌、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破壞,不斷衰落消亡。一些古村落人員外遷、房屋空置,成為“空殼村”,古村落也屢遭文物販子的“光顧”,大量具有重要研究、保護價值的建筑精美木雕構件、石雕磚雕、門窗等被盜賣。
“除了李梅花村牡丹磚雕影壁被盜之外,李梅花村中的石墩、賀家坪進士府門外面的巨型石獅、大西莊村古民居門樓上精美的柱礎石均慘遭‘黑手’。”李振旭說,發生這樣的偷盜行為,他感到十分心痛惋惜。更重要的是這件事給大家一警醒。尤其是對于基層政府、派出所,應盡快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,防止此類的現象再次發生。其次提高村民的保護意識,若建筑構件一旦被盜,追回不易,將成為古村落永遠的傷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