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統文化的傳承是現代社會一個重要課題,能了解并融入過去傳統的文化,是一種復古的文化風,尤其是具特殊產業的地方文化,有種另類但不同于一般農村的風格。
傳統的磚雕若于技藝功法來分類,大致分為窯前雕與窯后雕這兩種。磚雕本身就是裝飾性構件雕刻及加工,不能再作為結構用磚,只能裝飾使用。從外觀設計及材料運用上都具美學及藝術。
窯前雕主要有10種技法:
畫:在稿件上描繪并印痕跡于泥坯上。
割:以美工刀、塑膠刻刀、斜口刀等沿著泥坯上畫好的稿件紋路切割出所需的深度。
挑:挖出不要的土,往外稱為挑。
剔:挖出不要的土,往內稱為剔。
切:將多余的土塊切除。
壓:將切過、雕過的泥坯壓實、壓平。
刮:刮除不必要的泥塊,配合不同需求使用專用的刮刀可以方便的刮除。
按:以工具或手指壓實修整泥坯。
抹:將雕刻完成面慢抹使表面變光亮。
刷:具清理土屑、修整毛邊及刷亮三種功能。
窯前雕雕法以雕刻的方式分為四種:
線雕:雕出簡單的線狀紋路。
浮雕:陽雕剔掉不要的部分,陰雕將主體部分挖除,除運用于轉印或印章。
透雕:挖空不要的部分,讓主題部分浮現,且能讓光線穿透。
立體雕:表現主體的立體樣貌。
窯后雕使用的工具包括電動工具,還有手操作的工具。窯后雕技法有畫、轉、鑿、切、磨等5項技藝。
在過去通常都認為紅轉只是用在建筑方面的材料;可是現在,紅磚的應用已經變成文創的商品,除了藝術的創作以外,還可以兼顧到實用性。